厦府办〔2018〕249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9-07-24 15:28:40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厦府办〔2018〕24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2月31日



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8〕83号),按照《福建省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闽政办〔2017〕144号)精神,推动我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服务效能,进一步落实、完善我市分级诊疗制度,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厦门实际,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原则,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均衡下沉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为根本目的,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医联体,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改造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合理就医秩序,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工作目标


2018年,搭建医联体制度基本框架,全市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同安区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所有公立医院和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每个区均建有至少一个成效明显的医联体。构建覆盖全市多形式、多类型的医联体,建立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


三、工作措施


㈠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


1.建设区域紧密型医共体


重点建设同安区以市第三医院为核心、区属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共同体。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2018年,全面加快推进同安区总医院建设进度,建立高效的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卫生信息化支撑和应用,建立医联体内部统一的药械采购机制,实行医共体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推进总医院六大中心建设。(同安区政府,市卫计委、市医保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负责。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部门,下同)


2.完善市级医疗集团建设


⑴完善岛内“院办院管”医联体模式。明确公立医院与社区的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规定主体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医学教育科研、医务人员指导培训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术后康复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格化布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可及性。重点畅通医联体内向下转诊通道,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以“定人、定时、定点”为基本要求,规范完善公立医院专家下社区制度。(市卫计委负责)


⑵发展岛外“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模式。以市第二医院、海沧医院、第五医院、厦大翔安医院等医院与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按照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构建医疗联合体。每周派医师到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科门诊。利用分级诊疗平台,与基层单位建立网络互连,可开展的检验项目均向社区开放,实现社区缴费、社区抽血、医院检查、社区实时出报告的功能。社区及医院门诊、住院医师工作站与分级诊疗平台对接,开通双向转诊功能。派驻医疗总监,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卫计委、集美、海沧、翔安区政府负责)


3.发展非紧密型医疗协作联合体


⑴深化医疗专科联盟建设


充分发挥我市专科医院优势,以胸痛联盟、儿科、精神专科、眼科等为重点,完善我市专科联盟建设。构建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专科联合体、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网点医院。安排专科管理团队定期对协议共建医院进行指导,利用优势学科及技术给予专科扶持,提高共建医院专科学科管理水平。不定期派管理人员对协议所属社区、共建医院的医疗服务、医疗质量控制、科室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培训,帮助提高相应专科管理水平。(市卫计委负责)


⑵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优先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和较偏远区域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优先解决岛外较偏远地区的交互式会诊需求,建立完善心电、影像远程信息系统。落实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培训等服务。(市卫计委、岛外各区政府负责)


㈡促进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1.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


⑴做实全市专家下社区制度。鼓励公立医院专家(指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下同)下社区,通过"传帮带"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公立医院专家在基层看诊的诊察费与原医院标准保持一致,其它服务项目则按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明确专家和技术需求,明确所需专业、工作量安排和工作周期等。医联体内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周至少有3个半天以上有专家坐诊,其中包括1名糖尿病病种专家、1名高血压病病种专家和1名其他病种专家。(市卫计委负责)


⑵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基层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增强全科医生能力建设,制定全科医生三年培养行动计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编制以招聘全科医生为主。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创新基层人才管理机制,鼓励灵活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补充基层医务人员短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全科医生的地位和待遇。做好健康管理师和健康管理员培训和使用,提高基层健康管理水平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继续开展全科医生分享会和健康管理沙龙等活动。(市卫计委、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负责)


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建设。积极推动岛内老旧社区中心新址建设,加快推进开元、梧村、殿前、禾山、厦港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项目建设。加大岛外新城片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点布局建设,推动软件园三期、马銮湾、临港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对新城建设的重要带动作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加强基层床位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康复病床、镇卫生院开展住院病床。完善站点建设,新增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选址建设,合理布局基层卫生服务网点,着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市发改委、财政局、市卫计委负责)


⑷做好扩增分级诊疗试点病种工作。做好试点评估工作,对已确认扩增病种中心进行结果认定,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并搭建扩增病种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转诊标准、信息化平台等,指导、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实现对病种的规范诊疗和健康管理。逐步增加扩增病种对接基层单位个数,最终实现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市卫计委负责)


2.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⑴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卫计委负责)


⑵推广慢性病长处方政策。在“合理、安全、有效”前提下,扩增基层开具长处方服务到其他病种(优先在15个分级诊疗病种内选择),对病情稳定、管理依从性较好的签约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4至8周用药量),以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节省就诊诊查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双向转诊患者就医需求,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市医保局、市卫计委负责)


⑶加强医联体双向转诊服务。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畅通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家庭医生提前预约门诊号源,预留住院床位等资源,三级综合医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前开放门诊预约号源提高到50%以上。上级医院指定专人负责对接,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市卫计委负责)


⑷建立出院病人延伸服务。在继续做好高血压病、糖尿病基础上,优先试点建立脑卒中病人出院的随访康复,将病人出院信息推送给病人的签约家庭医生或者所在的社区,由家庭医生跟踪病人出院后的情况,并逐步推广到其他病种。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家签服务,购买服务的民营机构纳入医联体一体化管理。(市卫计委负责)


⑸强化信息化便民惠民。推广预约诊疗服务,实现家里预约,社区精准就医。升级智能健康档案分析功能,年度内出具健康评估报告。丰富“厦门i健康”工作内涵,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线上随访,组织开展如走路、减重、戒烟等自愿参加的竞赛性质活动,家庭医生参与指导评价,并给予健康鼓励,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市卫计委负责)


3.强化信息化支撑


加强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联体的支撑作用,结合建立省、市、区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统筹开发支撑医联体内的医院运营管理、医疗协同服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实现医联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等服务的信息管理。二级及以上医院应积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长效的远程医疗服务机制。推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对接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协同医疗服务的信息共享。同时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展开工作,引入二三级医院专科加强上线联动,借助协同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实现对病种的规范诊疗、健康照护。并构建区域健康管理的闭环体系。发挥远程医疗作用,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基层,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市卫计委负责)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市卫计委、市医保局负责)


四、保障政策


㈠进一步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医联体发展短板,重点提高疑难危重症诊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综合服务能力、基层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基础服务能力以及远程医疗协作水平,推动医联体内有效上下转诊与业务协同,引导资源下沉。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鼓励医联体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市财政局、市卫计委负责)


㈡进一步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级医院和市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医保局、市卫计委负责)


㈢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实行科学评价,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市卫计委、市人社局负责)


㈣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医联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不单纯考核业务量,要将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三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市卫计委负责)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12月31日印发





厦府办〔2018〕249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图解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65801.html

本文关键词: 厦门市, 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