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发〔2018〕97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和〈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和〈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的通知》
市政办发〔2018〕9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和《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9月22日
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1年)》(工信部联规〔2016〕109号)和《西安市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5〕62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及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五年保持年均17%的高速增长。2016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34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约860亿元,服务机器人约170亿元,特种机器人约310亿元。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约950亿元,服务机器人约190 亿元,特种机器人约360亿元。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409亿元,占到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的27%以上,其中:工业机器人约275亿元,服务机器人约86亿元,特种机器人约48亿元。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华中、西部等六大产业带,总体分为三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依托上海、昆山、常州、徐州、南京、宁波等城市,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共1270多家,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约860亿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珠三角地区依托深圳、广州、东莞、顺德等城市,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740多家,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约750亿元。第二梯队包括环渤海、东北、华中等区域。环渤海地区依托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380多家,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约450亿元;东北地区依托哈尔滨、沈阳、抚顺等主要城市,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60多家,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约430亿元;中部地区依托武汉、洛阳等城市,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450多家,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约600亿元。第三梯队为西部地区,依托西安、重庆、成都、宝鸡等城市,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30多家,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约350亿元。
(二)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西安拥有全国领先的科技资源、雄厚的装备和电子工业基础,本地应用市场广阔,具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深入推广机器人应用的良好条件。产业发展初具雏形,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总产值约100亿元,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创新体系加快形成,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省高研院等单位分别设立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多所高校在机器人大赛中斩获佳绩,西安科技大学荣获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西北工业大学在2017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上斩获12项冠军。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高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等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发展格局;西咸新区建设了我国首个以“空天地海”无人系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翱翔小镇”。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航天16所“赛能”品牌的工业机器人荣获西安市名牌产品称号,微电机研究所微特电机技术参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疆无人机创新中心和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落户高新区,一批机器人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品应用逐步深化,陕汽、比亚迪、法士特、西电、标缝等大型企业纷纷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全国范围都在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升级工作,为西安机器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我市机器人产业还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等问题。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以建设“硬科技之都”为目标,突出机器人在硬科技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以“机器人+”广阔的应用市场为依托,以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为核心,以关键零部件为支撑,扩大产业规模、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市场应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将西安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本地企业培育和外地企业引进,培育打造一批机器人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配套企业,扩大市场应用范围。政府做好产业顶层设计,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扩大应用、优化环境等方面完善服务,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统筹规划,明确以整机制造为核心,带动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配套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重点承载园区,集中优势资源,落实发展任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
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搭建新型创新平台,提升机器人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
产需结合,应用示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推动制造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为契机,加强我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企业与应用单位对接,大力推动“机器人+”行动计划,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应用推广示范,充分发挥我市企业贴近本地市场的优势,提高本地市场占有率。
(三)发展目标。
到2021年,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
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实现机器人总产量20000台,其中工业机器人10000台,服务机器人9500台,特种机器人500台。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其中机器人整机产值达到300亿元。培育形成1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00户。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突破与掌握核心技术,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00件。
推广应用成效明显。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全市建成数字化车间100个,智慧工厂20个,智能物流仓储示范基地20个。全市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万人。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工业机器人。
加快我市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研制生产,攻克工业机器人工业设计、运动控制、精确参数辨识补偿、示教/编程等关键技术,提升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聚焦智能生产,重点扩大六关节工业机器人整机产能规模,突破弧焊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加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的协同性研究,突破七轴以上机器人研发生产。聚焦智慧物流,大力发展搬运机器人、重载AGV等产品。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国防等领域需求,研发生产真空(洁净)机器人。推动机器人整机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本地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库卡、ABB、发那科、安川电机、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埃夫特智能、珠海格力等国内外整机龙头企业。以我市汽车和航空产业应用为突破,大力扩大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建设工业机器人园区,形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本体制造加工、整机装配能力,构建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21年,实现工业机器人产量10000台,总产值200亿元。
(二)特种机器人。
立足公共安全、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实际需求,重点发展搜排爆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管道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突破机器视觉、智能搜索、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人机交互技术,加强产品创意与性能优化设计、模块化/标准化体系结构设计、影像定位与导航、生肌电感知与融合等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质量。重点推进大负载长航时高压巡检无人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发挥我市军民融合产业优势,加快培育特种机器人领军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市政、公安等领域为突破,加强与公安大数据平台信息的融合,实现警用信息与公共信息的共享,深化特种机器人应用。到2021年,实现特种机器人产量500台,总产值40亿元。
(三)服务机器人。
围绕智能家居、医疗康复、商业旅游等市场,加快服务机器人发展。发挥我市医疗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和诊断机器人。顺应消费升级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发展清洁、烹饪、教育、体育、娱乐、安防等家用机器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生产工艺,发展导购、导游、接待引导等机器人。发挥科教资源和软件产业优势,在仿生技术、人工大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突破深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运动规划算法等技术,提高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支持行业内企业跨界发展多种形态的功能服务机器人,促进本地服务机器人向更广阔领域发展。到2021年,力争实现服务机器人产量9500台,总产值60亿元。
(四)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依托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院校技术优势,发挥研究所主体研发作用,突破高性能控制器、伺服电机和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批量生产。提高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产品性能。抓好微电机研究所微特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推动控制器、伺服电机中试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提高机器人本体制造能力。研发生产高集成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新一代先进零部件产品。大力支持秦川控股集团总部建设,抓好机器人关节、智能装备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总产值150亿元。
(五)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
围绕机器人集成应用,强化整机系统集成和二次开发与设计,提升集成服务解决方案能力,培育一批具备工业机器人工程能力的系统集成企业。依托省市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程,促进系统集成企业尽快形成案例,提高服务能力。突破协同作业与调度、智能定位、远程运维等关键技术,培育专业化控制系统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重点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制针对西飞、陕汽、陕鼓、西电、中兴、比亚迪等企业的数字化生产线,到2021年,实现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总产值50亿元。
四、主要任务
(一)明确产业发展布局。
构建“两园两镇”发展格局,明确产业园区发展任务。以园区为主体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等工作,汇聚产业资源,健全产业链。经开区、航天基地、高新区和西咸新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协同错位发展。
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大领域,构建“研究院+支撑平台”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生产制造园区,联合组建一批研究院,搭建产业孵化、投融资、应用推广、展览展示四大支撑平台。加快建设机器人产业总部集聚区,推进成立机器人产业集团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街区,实现机器人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重点突破。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200亿元。
航天基地机器人产业园。重点发展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服务,依托京东无人机项目大力发展物流机器人,建设好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打造集快速设计、先进制造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高新区机器人小镇。重点发展医疗、教育、生活等服务机器人及无人机应用。依托园区内现有光机所智能工厂项目、大疆全球服务中心项目和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培育系统集成和控制系统企业,搭建双创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特色服务机器人企业和机器人软件供应商,支持创客研发小型功能服务机器人。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西咸新区机器人小镇。依托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的人才资源、科研设施和成果资源,开展技术研发工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重点建设西安市机器人科技馆,打造机器人研发平台、教育平台和展示平台。建设高水平孵化器,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重点在机器人工业设计、先进材料、集成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到2021年,成为支撑全省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的研发与转移基地、汇聚高端人才和培养领军人才的高地,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二)持续完善产业链。
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全产业链,补全和延伸本地机器人产业链。推进整机规模化发展,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加快机器人整机重点项目建设,形成若干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技术产品各具特色的骨干企业。依托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技术优势,研制生产关键核心零部件,促进零部件领域做强做大。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应用推广示范,强化市场培育。
(三)大力提升创新能力。
依托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和用户企业,联合创建西安市机器人创新中心和西安市军民融合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通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开展联合创新。促进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尽快形成自主研制能力。围绕重点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在机器人整机、控制器、传感器、控制系统、机联网协同等关键技术方向实现突破,攻克核心技术。部署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掌握机器人通用控制软件平台、人机共存、安全控制等核心技术。
(四)全面开展“机器人+”示范应用。
推进“机器人+”制造,支持企业开展以机器人应用为重点的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人+”物流,促进货物分拣、包装、存储、装卸、搬运等环节作业无人化和智能化,创建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园区)。推进“机器人+”健康,鼓励市属医疗保健机构应用手术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和诊断机器人。推进“机器人+”生活服务,将生活服务机器人销售纳入“三品”工程范围,促进产品推广销售。推进“机器人+”公共服务,提高特种机器人在特殊行业、特殊环境应用比例。
(五)开展精准招商引资。
组建机器人产业招商分局,会同各工业园区,瞄准国内外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主动对接企业,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成功率。创造良好条件,针对重大投资和引进项目制定优惠政策措施,促进项目落地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西安市机器人产业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旅发委、市公安局、市文物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投资委、市食品药监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局及市轨道办、西安城投集团等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及“机器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落实好中省各项支持政策。全市各级各类产业专项资金要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等。发挥工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联合社会资本,在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设立若干产业子基金,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通过市场化方式,鼓励科研院所、军工单位、龙头企业或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机器人产业投资公司,灵活使用股权或债权等形式支持企业发展。以“两园两镇”所在开发区为主体组建融资租赁公司,促进机器人产品销售。加强政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面向机器人企业设立创新产品,开展股权、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等信贷业务。加强企业投融资辅导,向全球著名投资机构推荐西安机器人企业,扩大产业影响力。
(三)加强人才建设。
充分利用我市教育资源优势,发挥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等院校的作用,以机器人生产、智能制造服务、智慧物流等领域为重点,培育高技术人才。用好“城市合伙人”政策,加大机器人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年度引进5个机器人及“机器人+”的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在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发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作用,针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确保企业人员素质和设备水平同步提升,确保“机器人+”推广工作取得实效。
(四)完善服务体系。
加快“互联网+机器人”融合步伐,加快推进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我市机器人企业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制定从技术设计、配置优化、生产制造到服务保障、运营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设立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行业发展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西安机器人产业投资公司,支持机器人项目建设和企业引进。举办年度全球性机器人展会、高峰论坛和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提升产业知名度。建设西安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为新产品提供检验检测、试验验证服务。
(五)建立考核制度。
建立机器人发展统计体系,对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产品产量情况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并定期公布,开展年度讲评通报。加强工作交流,对各区县、开发区推动工作的好做法、好成效进行宣传推广。
(六)营造发展环境。
研究建立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提高产业规范化水平。建立机器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主体利益。充分运用行业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第三方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技术、标准、产品、人才、资本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附件:1.西安市机器人产业重点项目
2.西安市机器人产业招商项目
3.西安市机器人产业链延伸重点合作项目
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西安市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5〕62号),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我市“机器人+”推广应用,现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示范应用为突破,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培育产业为目标,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孕育“机器人+”新模式,使机器人成为全市生产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生活智慧化的重要载体,把西安打造成为全国“机器人+”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政府职能,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和落实财税、产业、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构建有利于机器人应用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引导各类要素向机器人产业及应用领域集聚。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明确分工、夯实责任,构建部门协同、市县区联动、产学研用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促进“机器人+”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发展。结合我市机器人实际需求,重点在制造、物流、健康、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并在制造和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应用引领,产业支撑。以推动产品应用为突破,促进产业发展,以试点示范项目和推广普及为抓手,扩大机器人在各行业应用范围。深入谋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提升机器人智慧化程度,努力在若干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科研机构动力,实现创新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技术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夯实制造强市人才基础。
三、发展目标
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在我市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建设国家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应用示范区。
“机器人+”应用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机器人+”试点示范项目,实现机器人在制造业、物流、健康、生活服务与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普及。到2021年,工业机器人拥有量达到10000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50台/万人以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数字化车间100个、智慧工厂20个,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应用工业4.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促进制造业骨干企业从单台机器人应用向机联网、数字化车间、企联网和智慧工厂升级。到2021年,实施重大智能化制造项目100项,项目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不良品率降低20%。
“机器人+”新模式不断涌现。培育引进一批智能工艺优化和智能控制服务的软件技术企业,加快全市远程控制、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售后培训维护、融资租赁等新模式发展,形成一批“机器人+服务”的跨界融合产业体系。到2021年,建成1个定制化交易云平台、1个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培育创建1个以机器人为特色的小镇。
四、发展重点
(一)“机器人+制造”,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
组织实施制造业“机器人+”智能化改造。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以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力装备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冲压/锻造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点焊/弧焊机器人、研磨/抛光机器人、包装/拆卸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重载AGV等在冲压、焊接、喷涂、铸造、装配、包装、仓储等环节的应用。推动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支持骨干企业从部分环节应用单台机器人向整条生产线智能化、全工厂智慧化方向提升。实施“机器人+”技术改造投资工程,年度组织实施20个以上市级重点“机器人+”智能化改造项目,开展10次“机器人+”暨智能制造现场推广活动,推动同行业机器人产品推广应用。到2021年,实现在役工业机器人10000台以上。
(二)“机器人+物流”,建设智能物流体系。
推进重载AGV、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等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促进货物分拣、包装、存储、装卸、搬运等环节作业无人化和智能化。每年实施5个以上“机器人+物流”应用示范项目,鼓励工业企业和商场、超市、电商、物流、快递等企业建设智慧仓库,实施集机器人调度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仓储机器人为一体的智慧化改造,提升作业效率。引导公路货运、铁路货运及机场等交通枢纽开展智能化改造,夯实物流机器人应用基础。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等关键物流集点和集散地为重点,开展物流领域专业机器人的应用试点,建设一批物流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到2021年,建设商贸物流企业智能仓储系统200家、智能化物流仓储示范基地20家、工业企业智能立体仓库50家,创建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园区)。
(三)“机器人+健康”,推动医疗健康智能化。
推广医疗机器人应用,鼓励市属医院应用手术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和诊断辅助机器人等。支持医疗机构与市内机器人企业、高端装备企业及电子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生产先进、精密、高端的医疗机器人。鼓励医院加强医师培训,提高人机协作能力,提高机器人辅助诊疗水平。通过政府采购,推广应用于社区医疗机构的康复护理机器人、诊断辅助机器人等,推广配药机器人在药店应用,率先选择3—5家医药连锁企业开展试点,总结经验后进行推广。发挥福彩公益金服务作用,推广康复护理机器人在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到2021年,实现全市各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药店推广使用医疗机器人总量达到1800台,建设“机器人+医疗”应用示范医院5家,建设医疗机器人应用标准化科室10家。
(四)“机器人+生活服务”,提高生活智慧化水平。
将生活服务机器人销售纳入“三品”工程范围,推动有条件的家庭率先使用清洁、烹饪、教育、体育、娱乐、安防等家用机器人,促进家用机器人与智能家居融合。以商场和景区等公共服务场所为重点,推动清洁卫生、接待引导、物品搬运等机器人运用,积极培育服务机器人应用示范单位。支持服务机器人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远程监控和运维服务,掌握用户习惯,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后市场。依托市属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机器人普及工作,创建智慧校园。到2021年,建立50所机器人应用试点学校(教育机构)。
(五)“机器人+公共服务”,不断建设智慧城市。
在特殊行业、特殊环境提高特种机器人应用比例,推广巡检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搜排爆机器人等机器人应用,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运维水平。支持公安、消防部门配备使用巡检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搜排爆机器人。鼓励地铁部门在大客流车站、换乘车站等特殊站点,加快乘客引导及信息查询机器人的应用。加大城市建设管理行业机器人引进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到2021年,全市特种机器人使用量达到300台。
(六)提升产品品质,支撑机器人推广应用。
发挥我市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制造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的良性格局。部署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研究,在机器人本体、人工智能等方向开展科技攻关。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建立领先的产品标准并实施品牌战略,夯实品牌发展基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提高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到2021年,全市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其中机器人整机产值达到300亿元。培育形成1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00户。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
西安市机器人产业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全市“机器人+”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各自领域应用推广方案和年度计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广泛开展宣贯工作,并针对各区县(开发区)、各街道开展“机器人+”工作培训。
(二)建立考核评估制度。
建立机器人发展统计体系,对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产品产量情况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统计监测。组织开展“机器人+”工作考核,出台考核体系,分解任务指标,对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开发区)机器人应用推广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每半年进行通报,年度对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加分项。
(三)强化政策资金支持。
全市各级各类产业专项资金要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机器人+”智能化改造、示范应用项目奖补、宣传推广及销售奖励等。以“两园两镇”所在管委会为主要出资人,组建融资租赁公司,为企业购置机器人提供金融支持。将机器人纳入重大装备首台(套)政策奖励范围,对首次应用我市机器人开展智能化改造的用户企业,优先纳入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范围,给予大力支持。
(四)加强人才队伍支撑。
制定和组织实施机器人产业人才和应用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善多层次人才培育系统。发挥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等院校的作用,以机器人生产、智能制造服务、智慧物流等领域为重点,培育高技术人才。用好“城市合伙人”政策,加大机器人产业引智力度,年度引进5个机器人及“机器人+”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在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发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作用,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不断同步提升企业人才素质和设备水平,确保“机器人+”推广工作取得实效。
(五)构建产业服务体系。
发挥我市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培育引进一批系统集成服务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将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独立运营。开展服务商认定制度,定期面向全市发布技术水平高、实践案例多的本地“机器人+”服务企业。依托西安交大和经开区,建设西安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为工业机器人产品提供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服务。充分利用西安工业大数据平台,为中小型机器人整机企业提供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帮助机器人企业解决实时监控、远程运维、数据分析、电子支付等应用问题。
(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每年举办全球性机器人展会、高峰论坛和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提升产业知名度。鼓励我市企业参加各类机器人行业展会,在省内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西咸新区为主体,打造“机器人+”主题旅游小镇,建设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景点和机器人4S店。培育“西安机器人”品牌,打造机器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附件: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工表
公文相关附件: 市政办发9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