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发〔2016〕52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市政办发〔2016〕5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7月6日
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提高全社会综合防范地震灾害的能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市“十三五”防震减灾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我市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和品质西安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全面完成《西安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目标任务的冲刺阶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西安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当前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
本《规划》是引领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部署防震减灾重点任务,安排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和投资,指导区、县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地震灾害背景
我市地处汾渭地震带的南段,鄂尔多斯块体的西南缘,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初步探测表明,市内分布全新世活动断裂2条。除蓝田县葛牌、蓝桥、玉川、灞源镇,周至县厚畛子、板房子、王家河、陈河镇为Ⅶ度设防区,其余全部为Ⅷ度高烈度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我市是历史地震活跃、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据统计,有史记载以来,全市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6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造成83万人死亡,西安地震烈度达Ⅷ度。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造成我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1亿元。
有关研究表明,关中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也面临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
二、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通过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防震减灾示范区县创建,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工作均纳入了区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监测系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12个测震台、17个前兆台、60个烈度速报台组成了覆盖全市的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市域地震监测能力达1.0级。卫星遥感远红外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有益地拓宽了监测领域。
震害防御基础不断加强。完成了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深部构造探测及地震危险性研究等项目,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城市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不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创建市级地震安全农居示范点7个,引导、推进农村民居建设抗震设防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地震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健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类学校、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共编制地震应急预案3258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形成。地震应急演练有计划开展,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已成为常态化,演练率100%。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得到加强。成立了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12支区县地震应急救援队(共425人)。组建了14支市、区县现场应急工作队(共130余人)。全市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25支(共5600人)。
完成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了应急指挥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稳步推进。按照《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2009—2020年),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73处。
防震减灾科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开始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作用;数字化观测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地震监测;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防震减灾各个领域;建筑减隔震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建成了地震速报及信息发布系统,通过门户网站、微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在震后5分钟之内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信息。建成了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能够在震后1小时快速产出服务于政府决策的灾情评估、应急图件、辅助决策建议等相关信息。实现了省、市、区(县)的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建成了地震宏观异常上报、灾情速报、“三网一员”管理等多种内容的管理平台。
防震减灾宣传、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建成3个国家级、8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区),建成9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7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62个市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建成17所省级、93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框架趋于形成。开展了《西安市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研究》,梳理了防震减灾文化体系的内涵,构建了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的框架,为西安市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面临的形势
公共安全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维护公共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央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保障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部署,加大投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置,公众对政府快速、有效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要求和地震安全需求更加迫切。
经济发展提出新需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我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超高、超大建筑和地铁等重大设施大量涌现,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社会治理提出新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防震减灾多元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社会力量的参与为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国家也正在建立依法规范防震减灾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公众事务,构建主体明确、权责清晰、运行流畅的国家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指导开展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的行动,形成地震灾害群防共治的局面。
新的发展理念提出新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破解事业发展难题、实现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要用新的理念引领发展新行动,开启发展新局面。
四、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国家防震减灾目标(2015—2020年)的冲刺性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一)地震预警服务有待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建成了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初步建成了地震预警系统,但地震预警技术应用于各行业、各领域还需进一步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水平不高,地震预测的多路探索机制尚未形成。
(二)震害防御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人口剧增,高楼林立,面对灾害城市显得越来越脆弱,城市地震次生危险源多,存在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隐患。棚户区(城中村)、老旧房屋等成为城市防震减灾的薄弱环节,农村民居不设防成为实现2020年防震减灾目标的难点,民众防灾意识还较淡薄成为科普宣传的瓶颈。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等成果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减隔震技术应用推广还需加大力度。
(三)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尚有差距。
应急准备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避难场所建设进展较缓慢,救援队伍专业技能需进一步提高。地震应急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快速获取灾情的精确度、及时性不够。“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防震减灾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渠道不畅、供给不足、时效性不强等。
(五)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防震减灾事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没有形成合力,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参与的群防共治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基层地震工作机构、队伍有待加强,防震减灾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夯实震害防御工作基础,最大限度的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坚持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及品质西安建设的大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实现2020年防震减灾目标,立足全市震情实际,从多元社会主体对防震减灾的需求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坚持融合发展。紧紧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大局,把实现防震减灾目标作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实现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
坚持协同发展。紧紧围绕多部门共同推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的体制特点,厘清各部门防震减灾职责与任务,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力量规范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形成防震减灾工作的合力。
坚持有效衔接。注重防震减灾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间、与其他行业规划之间、上下级规划之间的衔接,做到协调一致、有机结合。尤其要做好与省防震减灾“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衔接。
三、规划目标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不断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创建高起点防震减灾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我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到2020年,我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求。地震公共服务体系优质高效,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基本形成。主要发展指标是:
(一)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依托省、市建立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实现监测精细化、预警工程化。震后10秒钟内可提供地震预警信息,5分钟内可提供地震烈度速报信息。推进会商体制改革,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预测预报。
(二)加强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和村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及三层以上(含三层)建构筑物按照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通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使农村不设防的现状得到改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区县、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建设市区(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宣传条件和技术平台不断完善,全社会对防震减灾参与程度明显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率达到80%,较好地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防震避险技能。
(三)应急救援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应对大震巨灾的实战能力得到加强,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协调联动、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市应急指挥系统,破坏性地震后,30分钟内顺利启动并提供基础信息服务,1小时内给出灾情初步评估结果,2小时内震区及周边市辖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市级及其他行业救援队伍赶赴灾区。7级以下的破坏性地震3天内给出地震烈度图,7级以上地震5天内给出地震烈度图。应急避难场所满足70%城市人口的应急避险需求。震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
(四)地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对地震构造、大震巨灾风险等认识进一步深化,强化地震监测预警技术、减灾技术、应急处置技术、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推广,防震减灾应用技术取得突破。
第三章 发展重点
一、工作布局
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逐步开展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提高民众防御地震灾害的意识和素质,提升我市防震减灾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创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推进地震预警工程的应用,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我市应对大震巨灾的能力,为全市基础设施提供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进一步完善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实现省、市地震预警、参数速报、烈度速报、灾害损失评估等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地震灾害信息快速获取能力。建立示范性预警处置系统,努力为学校、地铁、天然气、水利等相关行业提供预警信息服务。强化宣传、广电、工信、地震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运用各类传播媒介,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预警信息服务。
开展地震短临预测技术方法探索,推进数字地震波形和数字化前兆观测资料分析技术应用,提升异常识别和分析能力,逐步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开展西安大震危险性分析和对策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进一步综合分析我市未来大震风险,提出科学对策,为防震避灾减灾工作方案、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二)提升城乡灾害防御能力。
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保证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加强交通、铁路、民航、电力、通信、水利等领域重点部位、危险地段的地震风险排查和抗震加固,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继续开展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和加固改造,不断提高重大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试点,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发展改革、国土、建设、扶贫、地震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抗震设防管理。强化政策引导,统筹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等涉农项目,加强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指导和服务,开展建筑工匠抗震施工技术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推进农村民居抗震改造工程,用好中央、省农房抗震改造专项资金,按国家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在建房补助、税费减免、银行贷款等方面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加快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改变农村不设防的现状。
开展辖区内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区城乡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做好辖区内渭河断裂、秦岭北缘山前断裂、临潼—长安活动断裂两侧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危房及老旧房屋改造规划。在编制国土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时,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风险,严禁在地震断裂带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等永久性建筑。开展周至县、户县地震小区划工作。
开展减隔震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市地震局、市建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要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市、区县财政投资的新建学校、医院、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建筑物等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
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切实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使防震减灾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协调。
开展防震减灾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高陵区、阎良区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城镇抗震防灾规划,把城镇防灾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建设防震减灾示范镇,充分发挥示范镇的带动作用;在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中开展防震减灾标准化社区和示范社区建设;把农村民居纳入抗震设防管理,对于统一并点建设的农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鼓励在农村民房建设中应用减隔震技术。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和管理,推进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加强各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建设,健全“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工作机制和区域间、部门间、军地间的地震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制度,建立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指标体系。强化地震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责任落实。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有关行业抢险救援队伍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医疗、交通运输、矿山、危险化学品等相关行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震救灾能力。加强市、区县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建设,以应对大震巨灾为目标,加强地震专业应急救援队、现场工作队的培训及联动演练,提高其快速处置能力。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区群众自救互救组织建设,发挥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的作用。
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2009—2020年),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分级建设一批符合规划要求,功能设施齐全、标识明确符合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要求的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为广大民众地震应急避难提供安全保障。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动态管理及调拨机制。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实现专业储备和社会储备、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的有机结合,提高社会抗震救灾物资紧急动员能力。
(四)开展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
各有关部门要开展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制定《西安市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纲要》,通过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注重减灾理念引导、减灾文化引领,以推动西安城市灾害管理水平、城市居民素质、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推动全民参与防震减灾,促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和社会化。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防灾理念,形成社会共识,拓宽宣传渠道,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科普示范学校和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通过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五)夯实区县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加强对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积极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强化市、区县地震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市、区县地震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
(六)开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西安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向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地震信息综合服务,实现地震紧急信息的快速发布。
建设西安市震害预测虚拟仿真系统。展示不同房屋建筑在地震时的破坏程度和震害特征,为城市和单位提供直观的查询服务,为城市防灾规划、应急预案编制、抗震加固改造、民众防灾教育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去防止和抵御未来地震灾害可能带来的巨大破坏。
(七)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
建立市、区(县)地震部门权力、责任清单制度,优化防震减灾行业治理格局。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明确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参与责任,依法厘定各主体权利、明晰各主体义务、规范各主体行为,构建政府、社会、公众合作共治的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治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开展责任考核和追踪问效,提升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保障。
第四章 主要项目
一、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
防震减灾文化以其融合能力、美好生活追求动力及人文优势,通过“防震减灾文化体系建设”,给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奠定基础。
(一)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场馆。
在西安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内,继续完善西安中小学生抗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建设,在蓝田、周至中小学国防教育基地内,分别增建蓝田县、周至县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科普体验馆;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建设防震减灾知识科普体验馆。
依托西安市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防震减灾馆,集中展示西安防震减灾历史、文物、文化等。引进国内先进的展示技术与手段,建设包括4D地震模拟体验、地震救援体验、建筑防震、地震科普等展示。
(二)创建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推动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取得突破。创建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不少于5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不少于10个,市级防震减灾标准化社区不少于20个。
(三)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提升建设。
在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每年选择10所学校配备一定的设备、设施,以更好地发挥其示范作用,实现我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新跨越。
二、震害防御体系建设
配合省地震局在户县、周至开展地震小区划建设,指出场地对建筑物抗震的有利和不利程度,提出峰值加速度、地震动持时、场地卓越周期、加速度反应谱等一系列设计地震动参数指标,为县城和工程震害的预测和预防、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更为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一般建设工程提供抗震设防要求、为抗震设计提供设计地震动参数。
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一)城市运动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Ⅰ类)。
在城市运动公园区域建设一处Ⅰ类应急避难场所,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建设,市应急办、市地震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市政局、市城管局等部门配合。
(二)各区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Ⅱ、Ⅲ类)。
各区政府(除高陵区外)投资建设Ⅱ类和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各一处;高陵区和各县政府至少投资建设Ⅱ类或Ⅲ类应急避难场所一处。验收合格的,由市财政给予建设资金补贴。各区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由本级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市应急办、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地震局等部门指导。
(三)其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各区县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和露天大型停车场等进行应急避难场所改造,或与上述场所的新建紧密结合,通过增建必要的设施,使之具备应急避难的功能。
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建设
(一)建设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地震速报、灾情信息速报、烈度速报、地震预警等系统信息,整合活断层分布、地震小区化、城乡防震减灾规划、震害预测、避难场所等公共服务信息,建设西安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地震紧急信息的快速发布,为公众逃生避险、经济建设等提供及时丰富的防震减灾信息服务。
(二)建设城市震害预测虚拟仿真系统。
建立为震害预测研究服务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对城市所在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未来发生的地震对这一地区的影响程度,得到地震的影响场;分别对城市的各类建筑物进行易损性分析,为地震损失评估提供基础资料,具有对建筑物震害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预测的功能,具备信息的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为震害应急决策、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提供服务。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合作,落实规划工作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投入机制
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投入机制,使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探索建立社会参与、多渠道的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及社会组织主动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规划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推动建立地震灾害保险制度。
三、加强人才保障
继续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优化提升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政策制度。建成一支布局合理、专业完备、保障有力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加强交流合作,构建开放、竞争、包容、合作的智力支撑环境。
四、落实规划实施责任
健全规划工作落实机制,各级政府和应急、地震、住建、国土、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衔接相关规划,把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项目落到实处,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五、强化规划实施评估跟踪
完善规划实施跟踪评估机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附件: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件
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公文相关附件: 市政办发52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