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发〔2012〕237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9-08-03 03:55:26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





市政办发〔2012〕2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2—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11月2日


西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2—2020年)


为加快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根据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1.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力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资源,对于我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但也存在知识产权人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产出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是提高西安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抉择。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战略机遇,确立知识产权战略导向,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发展和保护并举,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5.坚持体制创新,加强依法保护。建立健全市、区县联动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构建知识产权政策法制环境,加大专利、商标、版权、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行政执法协作力度,建立与法院、检察院和海关的信息沟通机制,并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


6.坚持政府引导,完善市场机制。通过知识产权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人才任用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7.坚持统筹兼顾,实现重点突破。以提高社会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正确把握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创造与应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8.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并重。要将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实行更加明确有力的政策导向,技术开发和转让逐步以专利或技术秘密为标的,技术转移市场以经营知识产权为主,加强现行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技术服务等多种产权转化工作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机制。


三、战略目标


9.远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发展机制。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全面提高。在主导产业、优势领域创造出一批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市场化、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10.近期目标。


知识产权总量明显增长。到2015年,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超过15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5件;全市商标注册量稳步增长,著名商标数量明显增多,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2个;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稳步增长,陕西省名牌产品达到180个,西安市名牌产品达到350个,服务业名牌达到50个,地理标志产品超过8个;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合计200项以上;包括计算机软件在内的各类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显著增长。


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15年,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能与本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以知识产权代理、评估、交易、咨询、诉讼等中介机构为主体,符合市场需要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建立高效、系统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具有良好知识产权保护信誉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初步建立优势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预警、应急公共服务平台及机制;全市知识产权行业自律协会数量显著增加,大型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现象明显减少;全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超过90%,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结案率和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破案率。


四、专项任务


11.专利。全面实施专利战略。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一批促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自有核心技术为基础,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相结合工作,推动西安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技术标准化、标准实施产业化;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服务平台作用,完善专利技术转移机制,推动西安专利技术产业化。


12.商标。切实加强对商标权人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假冒等侵权行为;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业和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商标注册总量为重点,引导企业创建驰名商标,促进西安市商标数量和质量的飞跃;通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提升我市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13.版权。重点发展以软件开发、创意设计、媒体传播、出版发行等领域为主的版权产业;推进版权贸易,促进版权的运用转化,加快版权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强民间文化艺术的整理、传承和保护,扶持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


14.动植物新品种。加强对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推动育种创新成果转化为动植物新品种权,以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及相关权利的申请为重点,形成一批拥有动植物新品种权的育种单位;提高种苗单位及农民的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使品种权人、品种生产经销单位和使用新品种的农民共同受益。


15.国防知识产权。落实国防知识产权保密解密制度,在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防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国防知识产权向民用领域转移,鼓励民用领域知识产权在国防领域运用。


16.其他知识产权。指导企事业单位制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依法打击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标准、质量保证与监测体系,普查地理标志资源,扶持和培育地方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一批知名地理标志产品;加强集成电路设计专有权的有效利用,带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建立适应西安服务业改革和地方特色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加强西安特色小吃标准制定工作。


五、战略措施


(一)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17.实现知识产权的重点突破。在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先进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等产业领域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知识产权群。加强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持续投入,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能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对有研发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战略产业,跟踪研究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整合资源,组织科技攻关,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储备,加快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18.建立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引导企业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促进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相结合,并开展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推进工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9.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培育出更多的知识产权。发展以原创作品为基础的版权产业链。围绕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充分挖掘版权资源,着力培育我市创意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印刷、出版等版权领域,扶持一批骨干版权企业,积极发展版权产业链,形成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的版权产业群。


(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20.推进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产业化。开展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产品认定工作;推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统计和财务核算工作,鼓励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在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兼并和合资合作中,注重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转化服务公共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知识产权运营。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1.鼓励市场主体通过法律途径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社会的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


22.加强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研究和制定。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市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法规规章,加大对专利、商标、版权、动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23.鼓励企事业单位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引导企事业单位探索建立处理重大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机制,有效管理知识产权,重点加强对人才流动中技术秘密的保护。


24.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审判执行能力,充实行政执法力量和知识产权司法队伍。健全部门之间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25.发挥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鼓励企业协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形成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支撑,以企业、行业协会为主体,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协调运作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四)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


26.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我市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统一、协作、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共同推进全市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对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和开发区设定具体的知识产权考核指标。进一步健全市、区县两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要的园区、工业集中区逐步建立知识产权工作部门。


27.增加经费支持和投入。市科技研究和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专项投入,重点用于专利的申请资助、产业化、执法保护、宣传培训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等工作。各区县、各开发区要安排知识产权发展的支持资金,促进本地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实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引导企事业单位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经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持、保护、宣传培训以及转化实施。鼓励社会各界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活动进行投资、捐助,形成多渠道的发展资金来源。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知识产权创造及其产业化活动。


(五)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8.培育和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资产评估、司法鉴定和许可转让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中介服务机构创优建设和品牌建设,鼓励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鼓励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立诚信机制,规范竞争行为;鼓励中小企业与中介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事务的沟通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与骨干中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专业机构引进和借鉴国外中介服务的先进经验和运作模式。大力拓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渠道和发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依托国家专利、商标数据库资源,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包括检索服务、专题信息加工服务和战略咨询服务。


29.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推进信息利用。建设覆盖广泛、信息共享的专利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构建我市特色行业、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形成大规模、高质量、专业化的专利信息资源数据库。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利信息查询和分析系统,在研发、技术进出口、权利申请、纠纷诉讼等过程中对专利信息进行深层次利用。推动建立重点产业行业专利数据库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专题专利数据库,引导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信息。


(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30.全方位加强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兼顾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相关专业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课题研究。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列入我市各级行政学院对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列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列入对科研开发、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支持各行业协会、科技协会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


31.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与国内外高等院校、有关机构加强合作,一方面邀请国外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我市举办讲座;另一方面组织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到知识产权发达国家和国外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知识产权管理和经营经验。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作为紧缺人才,重点引进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专利、商标和版权专业人才。加大留学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外知识产权机构、跨国公司及中介事务所中的专门人才。


32.建立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供需信息库和评价体系。每年对我市知识产权人才供需状况进行分类调查,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供需信息库,为我市提供动态即时的人才需求导向。指导鼓励企业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33.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针对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性、国际性和学科交叉的特点,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优化和改善知识产权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针对知识产权人才专业发展需要,提供共享的专业文献、专业数据库等基础保障。提供知识产权人才的社会保障,规范人才市场运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形成我市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的比较优势。


本纲要将根据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我市未来发展的需要,适时做出调整。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66981.html

本文关键词: 西安市, 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