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政办发〔2018〕200号《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示范区建设定西市先行先试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20-03-20 14:05:26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示范区建设定西市先行先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定政办发〔2018〕20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定西市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3日




 




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示范区建设定西市先行先试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依靠教育“拔穷根”,突出公平“保精准”,进一步打好打赢三年精准脱贫攻坚战,根据《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甘政办〔2018〕112号)精神,结合定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需求,下足“绣花”工夫,着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抓实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加大贫困家庭毕业生首次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教育扶智、扶志作用,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努力实现教育脱贫“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为全市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18年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下降到0.6%和1.8%以下。当年脱贫退出的贫困人口、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辍学学生。贫困村幼儿园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市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贫困家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脱贫的能力明显提升。

到2019年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继续提高。当年脱贫退出的贫困人口、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辍学学生,当年申请摘帽的县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全省贫困县的平均水平。全市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农村幼儿园软硬件条件更加完善。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全面深化,贫困家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进一步提高,服务脱贫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到2020年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当年脱贫退出的贫困人口、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辍学学生,当年申请摘帽的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全省贫困县的平均水平。全市贫困家庭适龄幼儿能够就近入园,农村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稳步提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全面提升,结构性缺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为服务和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贫困家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倾斜支持政策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市公共教育服务整体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全面小康目标要求。

三、重点任务

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受教育人口为重点,聚焦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结合各自实际,创新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着力落实省上“九大精准工程”相关要求,真正在教育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兜底保障

1.做实做细适龄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形成市县联动、县级负总责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和目标责任管理等制度,多部门联动,乡镇政府与学校共同发力因地因人施策,确保全市控辍保学工作达到国家和省上要求。以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对象,实施全过程帮扶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公安部门户籍系统、扶贫部门建档立卡数据平台、教育部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比对,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实时对辍学学生和疑似辍学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定期通报控辍保学进展情况。

2.努力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大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改造建设力度。建设完善学生宿舍、餐厅和文化体育活动设施,通过“温暖工程”等项目实施,改善山区学校冬季取暖、入厕、饮水等基础条件,满足学生就学和生活基本需求。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短缺问题。结合省上试点,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五四”或“六三”学制改革,确保低年级学生能够就近入学。积极争取实施60所学校校舍建设、供暖设施及洗浴设施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500万元,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改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各类保障政策。严格按照建设时间、标准、质量要求,实施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坚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建设原则,对已经接入互联网宽带的学校进行提速升级,确保带宽网速能够满足网络教学需求。大力推进“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建成“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多校互动、优势互补”的网络教学体系,帮助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农村地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健全营养餐管理制度,靠实工作责任,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供应质量。

(二)确保学前教育幼有所教

1.推进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积极争取省上贫困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和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加快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2018年改造建设贫困村幼儿园165所(安定区53个,通渭县8个,陇西县21个,渭源县19个,临洮县25个,岷县39个),2019年改造建设贫困村幼儿园36个(安定区5个,通渭县7个,陇西县11个,渭源县3个,临洮县5个,漳县5个),建设校舍2.9万平方米,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实现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就近“有园上”。

2.推进学前教育资助全覆盖。对市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甘肃籍的在园幼儿,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保教费,对建档立卡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补助,达到2000元。按照核定的保教费标准,年收费低于补助标准的,按照实际标准免除。鼓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接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确保农村幼儿“上好园”。

3.推进学前师资保障全覆盖。探索推进“县级统筹、县管校聘”的师资管理体制,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合理核定幼儿园教师数量,通过“招、转、聘、培”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幼儿教师补充渠道,提高教师保教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省政府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国家特岗计划”和“公建民营幼儿教师招聘”等就业政策,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幼教队伍建设。依托省级示范园成立市、县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为全市学前教育规范管理、交流培训、教改教研等搭建良好的平台。建立健全幼儿园园长、教师岗前岗后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用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计划。

(三)发挥职业教育助推脱贫优势

 通过集团化办学、深化校企合作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县区职业教育“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全面推广临洮县“初中毕业后未升入普通高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等院校”(以下简称“两后生”)毕业生零流失经验做法,摸清“两后生”底数,建立并推行乡镇长包乡镇、帮扶队包村社、校长包学校、班主任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的“五包”工作责任制,毕业学校、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督促所有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做到“两后生不接受职业教育不脱手”。各中等职业学校为贫困家庭学生开辟招生绿色通道,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落实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实训,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利用技能脱贫。

(四)全面提升乡村教师整体水平

通过充实总量、优化结构、结对帮扶、全员培训、倾斜支持等办法,着力推进乡村教师“配优提质”工程,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激励和支持农村中小学教师乐于从教、终身从教。

1.提高各项待遇。落实农村教师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方面倾斜支持政策。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按平均每人每月不少于300元的标准发放到位,确保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时足额发放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加快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每两年免费体检一次政策,促进教师健康从教。

2.完善补充机制。通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招聘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任教。认真落实“三区”人才支教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有效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师资不足的问题。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的规定。不断完善和落实《定西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城乡学校教师和校长支教交流和轮岗教学。

3.加强培养培训。制定并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工程、各种基金会和公益事业性培训、对口支援培训、帮扶培训等项目支持,有计划、创新性的安排实施好各类培训,深入推进新课程跟进培训、紧缺专业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管理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及班主任、新任教师上岗培训,着力提高培训成效和培训覆盖面,确保教师5年一轮训和校长3年一轮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积极落实招生扶贫计划

加大国家贫困专项招生计划政策宣传和贫困专项招生考生资格的审核工作,充分利用高校招生国家贫困专项计划政策,引导条件适合的贫困家庭子女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上好学、上好专业。继续实施示范性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精准招录政策,落实市内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计划,示范性高中招录精准扶贫学生的名额按照职普比考核指标均衡分配,择优录取,普通高中学校对招录的民族生、精准扶贫生实行混合编班,畅通农村贫困学子升学渠道,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能上学、上好学。

(六)多措并举提高首次就业率

按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优先推荐就业的原则,落实定向就业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建立“一对一”学习就业帮扶培养方案,跟踪学习情况,关注综合素质培养,帮助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在职业学校设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窗口,为建档立卡户毕业生至少推荐3个优质就业岗位,做到建档立卡户毕业生“不就业不脱手”,实现“培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的合作,通过“订单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适销对路”型技能培训,全力拓宽、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发展途径和就业创业能力。

 (七)不断完善结对帮扶机制

充分发挥外部资源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助推作用,形成“统筹资源、精准衔接、结对互联”的帮扶机制。

1.实施好外出培训项目。制订并实施《定西市教育对外开放三年战略规划(2018-2020年)》,不断为教师队伍补充最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2019-2020年继续做好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选派和实施工作,全面提高全市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按照福州市教育局和定西市教育局签订的《教育帮扶协作协议》,每年选派高中、初中、小学 、幼儿园各20名骨干教师赴福州进行为期两周的跟岗培训。持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等培训项目。

2.实现集团化办园全覆盖。深入推进“名园+新建园”、“名园+薄弱园”、“名园+农村园”、“名园+民办园”的集团化办园模式,加快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建设,在园务管理、保教保育、师资培养、招生入学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合作。长期开展园长互访、教师交流任职、送教送培、跟岗学习等活动,通过共建共享、互帮互带,实现集团内幼儿园统一工作计划、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质量要求,促进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让所有幼儿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3.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以福州市重点职业院校为依托,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分段培养等方式,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到福州市用工单位顶岗实习,鼓励推荐大中专毕业生到福州市就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助配合。以县区为单位建立完善建档立卡教育人口底数台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台账,定期监测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成效,动态调整完善帮扶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扶贫办等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高度重视教育扶贫任务,形成合力,对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二)强化经费保障。多方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资金优先向重点教育项目和教育精准扶贫倾斜,保障教育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切实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强化监督检查,推进信息公开,提高使用效果。

(三)总结经验推广。在教育脱贫人口精准建档、建档立卡受教育人口退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职业技能培训通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教育脱贫创新实践,精准帮扶举措,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四)严格督查问责。加大教育扶贫领域督查问责力度,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监督考核从严要求不够等问题严肃执纪问责,确保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五)落实退出机制。聚焦贫困村和建档立卡受教育人口,细化教育脱贫退出标准、退出办法、退出时序,建立教育脱贫退出台账,明确分年度退出清单,确保贫困县到县到村到人的“三到位”制度落实到位。教育扶贫资金、项目安排要与教育脱贫目标挂钩,形成科学精准、有序稳定的教育脱贫退出机制。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82215.html

本文关键词: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