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政办发〔2019〕14号《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浏览量:          时间:2021-02-02 03:28:10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延政办发〔2019〕1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 号)、《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91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市应急产业发展,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新区、新区和各县区工业集中区为依托,以提升我市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能源化工应急救援和西北地区应急减灾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应急+产业”理念,整合延安市及周边地区应急产业资源,集聚和创新应急产业产品发展,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应急产业领域。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急产业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推动应急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通过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引领区域应急装备研发、应急技术创新、应急服务和应急文化集聚发展。经过3-5年的孵化培育,全市整体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建设立足延安、面向陕西、服务西北、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应急产业基地,实现应急产品聚集、企业聚集、产业聚集和平台聚集,应急安全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发展方向

依托我市产业优势和区域特点,以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立足区域应急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应急装备、应急食品、应急服务、应急文化和应急培训等重点领域,多维度、跨区域谋划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应急产业与其它产业相互兼容、彼此促进的发展格局。

1.监测预警。围绕延安及周边地区地理、产业特点和市政管理需要,重点发展大气、土壤、水体污染物检测设备,石油、能源、化工、电力安全事故监测预警设备,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设备等。

2.预防防护。重点发展石油管道等方面的溢油防护、家用应急防护,应急救援人员防护,事故后安全性应急评估人员防护,危险化学品安全避险、消防安全防护,社会公共安全防护,工程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特殊工种保护等应急标识产品和设备。

3.救援处置。围绕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专业性,重点发展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应急通信、应急指挥、应急救援应急后勤保障以及多功能应急电源等相关产品。

4.应急服务。围绕提高突发事件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发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消防安全、工程抢险、医疗救援、道路救援、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应急服务。

5.应急培训。依托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建立国家应急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发展应急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演练实训、应急文化宣传等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争取中、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对应急产业发展的支持,推动应急产业领域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鼓励本地企业联合延安大学以及其它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应急产业重点方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教育局、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单位)

(二)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高新区和城投集团建设的培训学院,努力打造“两带四基地”,即能源化工应急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产业带、应急食品研发及服务产业带;国家能源化工安全培训基地、国家基层应急响应教育培训基地、西北应急物资储备与物流基地、国际应急安全体验基地。完善公共服务、投融资、仓储物流等保障体系,形成集群化、全地域的应急产业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安塞区政府、延安高新区管委会、延安城投集团等部门单位)

(三)培育应急龙头骨干企业。依托我市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项目支持、品牌经营、产品生产等方式进入应急产业领域,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应急产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工信局、财政局等部门单位)

(四)拓展应急产品服务消费市场。针对应急避险、逃生、防护、自救互救等方面对应急产品和应急消费的需求,促进预防及防护类应急产品发展。针对企业、学校、公共场所、高层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区域的应急设施设备配置需求,扩大公共应急消费市场。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保险业相结合,探索设立重点领域企业应急责任保险。(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发改委、工信局、银保监局、延安城投集团等部门单位)

(五)建设国家区域性(能源化工)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延安市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应急产业示范区、聚集区,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健全应急产品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管理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专用产品能充足到位。建立大数据应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国家区域性(能源化工)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应急仓储、中转、配送设施建设,提高应急产品物流效率,形成防范和处置区域性应急突发事件的减灾储备和应急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应急管理局、延安高新区管委会、延安城投集团等部门单位)

(六)促进应急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以“三区九园”、“四核百园”、“一核四片”等为主平台,依托应急产业基地,重点围绕应急装备研发、应急技术创新、应急管理支撑、应急服务构建和应急文化传播等领域,加快相关行业在应急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鼓励本地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应急产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服务理念,加快技术加工转化,促进企业向应急产业拓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国内外知名院所、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应急培训和技术引进,建设国际一流的应急教育培训机构和应急产业科研机构,提升应急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应急管理局、工信局、科技局、招商局、各县区政府等部门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应急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抓好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各级应急产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和有效衔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夯实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支持我市重点应急企业参与组建市应急产业协会或产业联盟,扩大与国内外同行业的交流合作。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应急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二)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发展环境。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应急产业发展投入机制,采用目录、清单等形式,明确我市应急产品、应急服务发展方向,引导社会资源增加投入。对具备实现产业化条件的应急产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带动市场主体推广应用。加强应急产业项目用地保障、资金扶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金渠道,重点支持应急科技研发、技术改造、产业转化和应用示范,支持应急产业重点项目和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新出台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规划中对应急产业发展予以进一步明确。积极争取中、省对我市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企业和项目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技术先进、带动作用明显的应急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发展针对应急产业的融资租赁、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应急产品生产企业的担保力度。对在应急产业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或为应急产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为我市应急产业集聚发挥重大作用的单位,在已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更具针对性、更为优惠的政策支持。

(三)注重人才培育,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应急产业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技术人员和科研团队。依托有关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应急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我市各类引才引智政策,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来延安围绕应急行业开展创业服务,推动我市应急产业发展。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16日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99969.html

本文关键词: 延安市

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