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政办发〔2020〕8号《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21-02-02 03:28:23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










延政办发〔2020〕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延安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6日

延安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市场主体持续增多、民间投资持续上升、企业成本持续下降为目标,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推动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1.维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权益。切实发挥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及时启动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工作,纠正清理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各类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权益。坚决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享受国家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配合,长期推进)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深化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探索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科技局、市中院配合,长期推进)

3.开展招标投标专项整治。推进招标投标电子化,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全过程,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环境。(市发改委牵头,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及市级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4.保障市场主体平等享受税费政策。严格落实各项税费政策,严禁违法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政策,杜绝将财政支出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税务局配合,长期推进)

5.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准确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对法定代表人涉嫌犯罪但仍在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市公安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长期推进)

(二)优化市场经营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6.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提高企业开办效率。加快推进产品准入改革,稳步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压减工作。探索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对部分低风险食品类别试行申报企业“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先证后查”,有力推动监管重心向事中事后转移。(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行政审批局配合,长期推进,2020年9月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7.实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认真执行国家《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建立和实施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市商务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配合,长期推进)

8.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组织实施全市涉企收费及民生重点领域价格检查,加强全市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力度。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聚焦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加大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执法行动,规范政府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配合,长期推进)

9.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水平。推行企业开办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全流程在线申报,确保实现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办结。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各金融机构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10.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六个一”审批模式,推行施工图审查无纸化申报和网上审查,实现“多图联审”全过程数字化。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网上申报、限时审批、网上发证,申请人全程网上办理。(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11.实行客户用电线上报装。使用手机APP在线申报,提供用电报装“不见面”服务。客户线上提交用电申请、查询业务办理进程、评价服务质量,无需往返营业网点,客户报装在线化、定制化、透明化。(市发改委牵头,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省地电延安分公司负责,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12.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交易、查询等业务办理。推行不动产登记和地籍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实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协同互认。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和土地权籍测绘投诉机制及土地纠纷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整合房屋交易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窗口,因地制宜设立“一窗式”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各项业务所需资料,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并行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等业务“一窗受理”。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和现场自助查询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或不动产登记受理大厅)安放自助查询设备。(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市行政审批局配合,2020年完成)

13.持续优化办税服务。推行纳税“最多跑一次”,按照办税服务标准化清单,实现纳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实行纳税人线上“一表申请”“一键报税”,实现企业财务报表与税务申报表数据自动转换,逐步扩大“一键报税”范围。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上申请发票配送,选择提货方式、配送地址、配送公司、申领份数,税务部门提供发票配送上门服务。打造“税银互动”品牌,扩大“税银e站”的建设,积极引导纳税人使用电子税务局“税银互动”模块。进一步强化税银企合作,建立“纳税信用打底、服务产品搭台、市场主体点餐”的运作新机制。(市税务局牵头,市行政审批局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推进)

14.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和融资支持力度。用好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强化拟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推动成立投资拟上市后备企业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股权的政府引导基金。(市金融办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长期推进)

15.规范涉企保证金。开展涉企保证金核查,及时修订《延安市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除依法依规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资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牵头,市级各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完成)

16.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开展市级商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检查。全面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减少强制、重复收费等违规涉企收费行为。依法查处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涉企收费行为和违规开展评比表彰认定行为。(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及市级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17.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扩能升级延安市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依法依规做好信息公示、市场权益保护和信用奖惩工作。(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长期推进)

18.持续推行“标准化、清单式”管理。按照“扩面提标”要求,聚焦企业关切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群众办事全流程,再研究制定并公布一批标准化清单,做到同一事项全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根据工作开展实际,对已发布的清单进行再优化,进一步压缩材料、时限和费用,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市发改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负责,持续推进)

(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19.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组织开展行政许可事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试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不断深化。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运转模式,组织开展行政审批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持续推进)

20.加强行政许可事项管理。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结合中央、省级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及时修订完善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逐项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中介服务等要素。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评估,开展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检查。(市职转办牵头,市行政审批局、市司法局负责,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持续推进)

21.深入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全面取消不必要的证明事项,方便群众、企业办事。通过受理群众、企业投诉、检查等手段,评估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成效,坚决杜绝已取消的证明事项继续存在或变相存在。(市司法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完成)

22.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度。加快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口岸通关提前申报,建立提前申报容错机制。实行“提前申报”和“通关+物流并联作业”,在舱单传输后、货物抵达港区前,企业即可向海关办理进出口申报手续,货物运抵后依据风险分析实施快速验放,前推通关作业环节,缩短通关时间。(市商务局、市口岸办牵头,延安海关配合,2020年完成)

23.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瞄准国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对标一流,持续发力,及时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和改革举措。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市“标准化、清单式”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六个一”等一批典型做法,推广复制成熟经验,整体提升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市发改委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等市级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24.扎实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体验官”作用,将体验监督延伸到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中,通过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工作落实。(市发改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持续推进)

(四)加强监管执法,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25.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文化、农业、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归并执法队伍,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根据中省印发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制订印发全市五个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通用目录》,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重复执法问题。全面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提高执法行为公信力。(市委编办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负责,长期推进,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26.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的监管机制,对食品、特种设备等重要领域实行全程监管,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长期推进,2020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27.探索试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推动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鼓励各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关注企业的需求,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公正监管办法,更好支持新业态发展。(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长期推进,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28.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工作。不断推进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信息化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充分发挥“互联网+调解仲裁”方便群众、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作用。(市人社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配合,长期推进)

29.扎实开展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和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开展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旅游产品、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聚焦公用事业、原料药、建材等民生领域,加大力度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加强法治保障,努力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

30.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宣传。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七五”普法重点内容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内容,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不断营造更好法治环境。(市发改委、市司法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长期推进)

31.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持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组建全市经济社会法律服务团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在延安中院设立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工作室和服务窗口,开展法律在线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法律服务。(市司法局牵头,市中院、市人社局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32.建立涉企纠纷解决机制。组建重点行业纠纷调解组织,在易发矛盾冲突和纠纷的信访、消费、物业、医疗、交通事故等重点行业领域,积极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专职化人民调解队伍。(市司法局牵头,市信访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市级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二)夯实工作责任。市级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职责,按照行业分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各自领域改革任务的推动落实。各县市区(管委会)要自觉维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按照方案分工,明确任务,细化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每年年底前,向市政府报送方案落实情况。

(三)强化督查问效。持续开展明察暗访、督查问效和执纪问责,对企业群众投诉举报和“营商环境体验官”反映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及时转办移交相关责任单位,并跟踪督促整改;对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严肃问责追责;对工作推进不力、企业群众反应强烈的县市区(管委会)和部门单位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同时,对核实的典型问题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

(四)注重宣传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宣传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加大总结推广力度,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将《条例》宣传与信息公开、政策解读、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多渠道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营造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99978.html

本文关键词: 延安市

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