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招待费去哪儿了?
随着2013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2012年曾以8.37亿元天价“业务招待费”登上A股榜首的中国铁建在2013年年报中直接将此项清零,而“其他”项却骤增9.86亿元,同比增幅44%,引发业界哗然。巨额招待费究竟去哪儿了?上市公司又玩起了怎样的新花招?民众期待更为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将企业花费大大方方晒出来。
招待费玩起“账面游戏”
中国铁建2012年年报中,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其他费用为22.42亿元;而在2013年年报中,业务招待费项已经取消,但其他项变成了32.26亿元,较2012年年报增加9.86亿元。
由此看来,中国铁建将业务招待费“隐藏”于“其他”项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铁建曾公开承诺2013年招待费力争下降10%,但实际情况如何,从报表中很难看出来。
“招待费即俗称的迎来送往、吃喝送礼等费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介绍,业务招待费在会计科目表中指的就是企业出于生产经营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包括了商务宴请、工作餐支付、赠送纪念品开销、参观开销、商务客人接待以及相关的住宿和通勤费用等。
数据显示,在已经公布年报的企业中,业务招待费用相比2012年同比减少四成。中煤能源从2012年的1.13亿元降至13年的7779万元;五矿发展也从9606万元降至6228万元;潞安环能从7620万降至4244万元。
然而招待费是否真的如人们期盼一般被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吹瘦”了呢?事实上,2012年披露了招待费项目的上市公司中有82家选择在2013年不再披露该项目,该部分上市公司2012年招待费合计达到26.02亿元,占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该费用的23.76%。由此可见,上市公司2013年整体招待费用的大幅下降主要来自于少数公司科目调整。
可见“看上去”减少的招待费或许是改头换面落入了“其他”项目下。不仅是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的“其他”费用也从9.95亿增加到了11.6亿元,中国电建则选择“其他”项目数据不再公布。
“其他”项目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招待费查的严,会议费就多了,会议费查的严,其他科目钱又多了。”一位财务人士指出,招待费像泥鳅,这里查的严就往那里钻。
企业大吃大喝、迎来送往的费用竟然可以如此“乾坤大挪移”引发大量网友质疑,“其他”难道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由于业务招待费不属于强制信息披露的范围,这笔费用在其他项下就有了腾挪的空间。”复旦大学会计学博士、注册会计师马军生说,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体到“管理费用”这一科目。但管理费用又可以分为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等很多项,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分法。
有业内人士透露,更为隐蔽的做法是将业务招待费直接打入生产或工程成本。会计学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某领导带领一行官员视察某养猪场,场长设宴款待。送走领导后,会计请示这顿饭怎么报。场长大手一挥:和过去一样,记在猪饲料账上!”对于养猪场来说,猪饲料就是成本。相比招待费,以成本支出显然合理了很多。
“现在业务招待费可以说是众矢之的。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公布出来会有人质疑,不公布也有人质疑。相对于公布,不公布是普遍现象,公众即便质疑也是"法不责众",所以很多企业选择隐藏这一项。”一位业内人士说。
如何将招待费锁进规范的“笼子”里?
“国企们钱花在何处和花了多少,股民对此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广东晟晨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龙认为,不同的企业对于会议、培训、差旅、办公、公关等相关费用在账目上没有完全统一的叫法,容易滋生数据注水、熔化分摊或用途混淆等“账目游戏”。
网友“飞天鱼”就认为,“A股上市公司不能上市了钱到手了,我喜欢怎么花就怎么花。”
招待费应该怎么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一些人据此认为,销售(营业)收入的5‰应该是企业招待费的上限。
不过马军生指出,5‰是税法上的规定,用于防止企业通过大量列支业务招待费,逃避所得税。不能认为没有达到5‰就是招待费花得不多,超过5‰就一定不好。
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王军说,一个企业在经营中,为争取各种业务,总会发生招待费用。只要有合规的发票,又按税法列支,无论多或少,从税务角度看都是合理的。“当前社会对企业招待费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国企身上,认为部分国企人员可能借这个名目大吃大喝。因此,加快国企改革才是打消公众质疑的最好方法。”
马军生表示,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公开透明。“尤其是上市国企,要对公众、股东负责。既然你认为招待费花得合理,能给公司带来收益、为股东带来回报,面对外界质疑,不妨大大方方晒出来。这也是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